平 凡 的 黃 河 人
合同預算部-王振巖
尊敬各位領導、同事們,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平凡的黃河人》。
在嘈雜的醫院里,一個面帶憂慮的男人,懷里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匆匆而行,兩個孩子同時生病,幾天下來,讓他已顯的有些憔悴,這也許就是作為一個黃河工作者家屬的艱辛吧。
然而,他和千千萬萬的黃河工作者家屬一樣,并沒有因此而抱怨,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愛人正在為實現母親河的安瀾而努力。
我生長在黃河灘區,從小是聽著、看著黃河的故事長大,能夠成為一名黃河工作者的夢想也在我的心里生根發芽。
長大后,我也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黃河工作者,我的身邊也匯聚著一群和我懷揣相同夢想的伙伴,十幾年來,我們奔走在濱州黃河的兩岸,始終心系黃河,立足本職,腳踏實地的踐行著我們對黃河的承諾。
2008年六月下旬,在濱州鄒平黃河大堤上,有這么一群人,頂著太陽的炙熱,忍著瀝青的熏蒸,穿梭在轟鳴的機械之間,履行著他們的職責。那是堤防幫寬項目的施工人員,為保證堤頂道路的施工質量,在檢查路面的鋪筑情況,他們有的臉上曬傷了,有的鞋子燙壞了,但是他們無怨無悔。
2012年臘月,濱州的夜晚格外的冷,星空下是一片銀裝素裹的美麗景象,然而韓墩水閘的閘室卻被厚厚的黑色帆布包裹的嚴嚴實實,不時的還會有一道瑟瑟的身影穿梭在各個閘室之間。那是水閘除險加固項目施的工人員,為保證混凝土冬季的施工質量,在定時查看各處的保溫情況。
2013年,每天子夜,都有一輛灰色的面包車,奔走在道旭段的黃河大堤上,形成了這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創造他們的是一群為保證施工安全,查看淤沙船只工作情況的機淤項目的施工人員。
2016年到2018年,張肖堂村東南角的一個院子里,每天晚上燈光都會亮到很晚,甚至深夜。那是濱州防洪項目施工人員,在工作之余為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能更好的服務于黃河而努力學習。
這些都是我們工作的瞬間,一輛工具車,一堆測量和檢測儀器,早出晚歸的馳騁在野外,不停地奔走在各個施工現場,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日常。
我們的工作沒有季節之分、沒有工休之分、沒有白天黑夜之分,只要工作需要,我們就堅守在崗位。
踏足在黃河邊,聽著黃河的耳語,體會著前輩們的豐功偉績,總能讓我們想大聲的說:我是一名黃河人,我自豪,我驕傲。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從四千多年前的大禹導河入海,到今天的調水調沙,經過一代代黃河人的不懈努力,不羈的黃河正在一步步的被馴服。
俗話說“黃河清則天下寧,天下寧則百業興”,我們新一代黃河人正邁著堅定的步伐,追逐著我們的夢想,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