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父親
張素敬
父親離開我已經整整八年,自己曾經嘗試用文字去懷念父親,但是每次提筆,字未成行,淚已潸然,所以多次提筆多次放棄。父親的愛深沉含蓄,雖然他平時與我談心不多,但是關鍵時刻的幾句提點都讓我銘記于心。他善良,喜歡幫助別人;他正直,在周邊的親朋鄰居里威信非常高,他們有矛盾時都是請父親去調解;他性格堅毅,我看到的父親從來沒有被困難打倒過。父親對我們管教極其嚴格,他老人家的優良品格深深的影響我們兄妹三人,他像面鏡子一樣讓我們時刻自我反省自我修偏。
他呵護我長大,為我擋風遮雨,把人世間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我。所以好多朋友在跟我深交后都說我有與年齡不符的單純,我的眼中從來沒有壞人。事實上世間怎么可能沒有壞人,只是父母從小教育我多看善的一面,多看人長處,讓我明白善良是人心底開出的最美的花,這朵花可以時刻凈化人的心靈,讓人更寬容更大氣。
父親出生在建國前夕的旱碼頭周村,當時爺爺奶奶做著煙草生意,家里條件非常殷實,所以父親很小的時候過著衣食無缺,想要啥就可以有啥的生活。后來家里因為一單生意被騙,家里經濟陷入困境。即使這樣,解放后,深明大義的爺爺奶奶向政府捐贈了我們家在濟南的商鋪宅子,父親有兄弟姐妹六人,家里一度過得非常拮據。我們家,二爺爺參加抗日犧牲;姑奶奶和姑姥爺參加解放戰爭,姑姥爺在解放后更成了淄博工礦特區的要員,上一輩人的民族大義對父親有很大影響。父親剛上初中就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家里人已經不能負擔他繼續讀書,為了能有口飯吃,父親跟著爺爺和兩個哥哥回到老家長山鎮。那個時候父親只是十幾歲的孩子,離開母親離開出生長大的地方,他跟大人干一樣的活,但沒有任何抱怨。自然災害影響結束后他回到周村,為了生計他推著小車去三四十公里外的淄川煤礦往周村運煤,累了就坐在地上啃口干糧,有時累極了坐在地上就睡著了,嘴巴里還含著沒來得及咽下的干糧。文革期間他被安排去打掃廁所,在那個特殊年代,只有黑五類才去干這種活,但父親也不喊屈,照樣沉下心把廁所打掃得干干凈凈。這些少時的磨練讓父親成為一個性格特別堅毅又沉穩的人,也讓他知道知識的重要性,所以他在我讀書問題上從來不吝嗇,也沒有常人所有的那種重男輕女的思想,相反給了我更多的關愛。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國家將工作重心放到經濟建設上,父親是非常聰明的人,他迅速看到商機,并在1980年就拉著我表舅一起步入年入一萬的行列。他與母親伉儷情深,在那年花了一百多塊給媽媽買了一塊上海牌手表,母親現在還時時帶著,也算是對父親的懷念。我們家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母親雖然也外出工作,但是母親大部分精力放在孝敬公婆照顧孩子上面。父親對身在農村的母親家人也是格外照顧,每年過冬前都要送幾噸碳給姥姥家。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夫妻相處之道,教導我們何為孝。
經濟條件好了,父親開始幫助周圍的人,有的給他們找工作,有的借錢給他們做生意,所以每年過年我家都特別熱鬧,好多受爸爸恩惠的人都去家里送年貨。也正是爸爸的身體力行,讓我懂得在別人困難時,你能幫別人一把就幫一把,要善良要正義,我們可以不錦上添花但一定要雪中送炭。
后來父親被別人忽悠去合作開廠,說好五五分成,但是每個月只給父親幾百元,父親要負擔奶奶的藥費,又要負擔三個孩子的學費,但是合伙人的分紅卻遲遲不兌現。母親抱怨別人的言而無信,父親一直安慰母親,可以先動以前的存款。父親特別善良,他不會與任何人撕破臉,他隱忍六年后在未拿到一分分紅的情況下離開那個合伙人又開始自己創業。我長大后問父親,你后悔嗎?畢竟那六年國家經濟大發展,你抓住那個機遇或許比現在要好太多太多。父親說,有什么后悔不后悔的,人的財運大小有的是一茶碗有的是一缸,如果只有一茶碗的財運就裝不下一缸的水。我被父親的寬容大度所折服,他沒有記恨別人的欺騙,我也被他的知足常樂所感染,畢竟人生如此美好,活在后悔里只會讓自己難過。
我參加工作結婚后,父親曾經把我和我家先生叫到跟前談過一次話。他說你們一個干財務一個在銀行,都跟錢有關,你們缺錢回來跟我要,但是不要生出任何其他想法。我跟先生當場表態,爸,放心吧,我們心里有數。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里,心中對父親的崇敬也讓我一直堅守著對父親的承諾。
所有的美好都停留在2010年12月份前就好了。那年12月的一天,姐姐哭著給我打電話,說父親得了肺癌,而且已經轉移。這對我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我跟我先生立馬帶父親去了省立醫院,復查結果是一樣殘忍。因為我先生大意,在父親確診十幾天后,父親知道了自己的病情,父親當時一句話沒說回到自己房間,我不知道那一夜父親是怎么過的。第二天起床后,父親跟我講,該住院住院該治療治療,好像在跟我說別人的事兒一樣。我被父親的堅強所折服,我的父親無論何時都保持著那份淡定。之后我跟先生陪父親輾轉北京、濟南等多地求醫,2012年1月,父親與病魔和難以忍受的痛苦抗爭一年零一個月后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永遠失去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