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指出,國有企業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黃河企業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而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為黃河治理開發、隊伍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企業管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也逐步顯露,改革已經勢在必行。實施企業整合是黃委黨組落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推進黃河經濟工作規范管理、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F對實施企業整合工作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供借鑒。
一、企業整合工作現狀
企業整合是一項龐雜繁復的工作,涉及經濟、社會、法律等各個領域,涉及面廣、戰線長,諸多問題解決起來耗時久、難度大。
一是歷史包袱沉重。黃河施工企業大多成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在黃河工程施工任務重的條件下成立的,經過多年發展,為彌補黃河事業經費不足、穩定黃河隊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隨著市場和社會形勢的發展,有些企業因時間長、股份復雜,在長期的對外施工中形成了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涉及到的相對利益人錯綜復雜,利益糾紛千頭萬緒,很難在短時間內梳理清楚。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如多年遺留的長期投資、多年形成的呆壞往來賬款和潛在虧損等,往往一屆傳一屆,長期積壓,解決難度很大。
二是人員問題復雜。施工企業員工隊伍身份多樣,有在編人員、公司自聘合同制員工,也有勞務派遣人員、工地勞務用工;有的與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工作關系,有的只是季節性臨時用工。由于身份不同,薪酬體系也不一致,同類崗位收入差距大,企業整合后不穩定因素可能增加。大多企業沒有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人員管理機制不完善,一般員工存在干多干少一個樣的混日子思想,優秀員工缺乏發揮專長的平臺,難以調動員工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三是經營情況不一。參加整合的企業因為經營管理現狀不同,對企業整合工作認識不一、態度各異。有的社會形象好、知名度較高,經營效益良好,擔心整合后受到拖累,參與整合的積極性不高;有的企業長期處于保本經營,只能維持基本生存。有的被整合企業歷史欠賬多、社會糾紛多,清算審計周期長,注銷難度大,有些經濟糾紛可能在清算期間較難發現,極有可能為整合后的企業帶來經營隱患和風險。
四是企業文化各異。企業文化體現在企業的運行機制、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之中。黃河企業由于存在時間長,往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制度特征;黃河企業員工流動性弱,基本是固定的,很多是黃河系統職工家屬子女,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形成了固有的企業管理經營認知。種種情況造成了黃河企業特有的文化特色,既有普遍性,也有差異性,深刻影響企業和員工的經營管理模式和職業行為特征。企業整合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行為,更是不同企業文化的融合過程,是企業群體的共同意識、共同價值觀的調整、再造。整合組建為新企業后,需要對企業內部不同文化或文化因素進行一體化整理和結合,形成統一的文化主張和文化體系。這一融合過程是緩慢和持久的。
企業整合工作是啃“硬骨頭”,隨著整合逐步深入,很多問題會隨之顯現,有的可能會比較嚴重。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有完備的應對預案,通過機制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補短板、強監管,強化規范管理,打造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勁的品質企業,凸顯黃河企業的經濟價值。
二、實施規范管理,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加強黨建工作,引領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同志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加強黨建必須著眼于堅持黨對企業的堅強領導。
要確立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修訂公司章程,明確黨組織在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使黨組織作用的發揮組織化、制度化,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準確把握企業改革發展的方向坐標。
要建立強有力的支部班子。加強班子政治建設,選配建立政治責任感強、專業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的支部班子,制定《黨支部議事決策規則》,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問題堅持集體研究。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10月10日在中央黨校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提高支部成員特別是支部書記的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于直面問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要加強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機融合。要把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終發展成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徹底改變“一手軟、一手硬”的狀況。要增強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的工作理念,安排工作時不忘安排黨建工作,落實責任時不忘發揮黨建工作的保障作用,攻堅克難時不忘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高質量發展
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要厘清黨支部、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等各治理主體的職責邊界,強化權責對等,確保有效履職。要規范董事會、監事會運作機制,改善董事會、監事會構成,發揮董事會、監事會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決策職能。
黃河系統國資監管機構要明確出資人代表定位,以產權為基礎、以資本為紐帶,依靠公司章程,依靠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來履行出資人職權,實現從“管企業”到“管資本”的轉變。
建立內部激勵約束機制。激勵手段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部分,物質激勵主要是基本薪酬、出勤補貼、獎金等;精神激勵主要包括晉升、榮譽、參與激勵、尊重激勵等。目前企業激勵手段較為單一,誤認為只有貨幣性收入一種激勵手段,忽視職業發展、情感激勵等精神激勵方式,不符合人本管理的思想。要真正打破用人界限,破解身份障礙,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既留住人、又留住心,為聘用制員工建立清晰的、可預期的職業發展平臺,增強聘用制員工的歸屬感。要認真關注員工的需要、目標、動機和心理等因素,充分考慮不同層次、不同發展階段員工需求的差異性,制定多樣化的激勵辦法體系,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目標員工的物質精神需求;比如,根據施工企業特點,定期組織走訪慰問長期駐工地員工家屬,幫助解決家庭困難,既可以緩解員工后顧之憂,也可以激發員工的集體榮譽感。要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各項激勵措施,防止激勵效果降低和出現異向。
(三)強化制度建設,保障高質量發展
依法依規經營管理企業。企業是市場主體,企業生存于社會、生存于市場,必須受國家法律法規的規范,必須依法治企、依法從事經營。這已經成為基本共識。要加強各級管理人員的法律培訓學習,清楚理解各項法律規定,增強依法治企的理念,做到既不違法,也能運用法律武器保護企業、保護個人。要建立完善決策運行機制,制定企業班子集體決策機制,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執行制度,規范辦事程序和辦事流程,規范權力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重大工作、風險較高的項目推進律師提前介入,嚴把法律風險評估關口,發揮好專業規范的法律咨詢、審核、把關作用。
加強企業內部制度體系建設。公司整合后以市局企業為主形成新的經營聯合體,規模擴張,管理流程更加復雜,對團隊協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內部制度建設通過對管理規則、辦事流程的梳理與確定,可以固化優秀管理方法,確保企業按照預定方向運行,規避各種潛在風險。要持續優化完善管理制度體系,指定專門部門對制度體系進行管理,定期組織評估修改,保持制度的生命力。要做好制度體系與“三標一體”、信用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管理體系的融合,做到相互補充、相互支持。要強化規章制度的學習執行,讓全體員工對制度充分理解和接受,確保制度落地發揮作用。
全面推行績效考核管理。提高績效是企業面臨的最主要的內部管理問題,沒有考核就沒有管理,員工積極性不高、執行力不強歸根結底在于沒有形成績效考核的有效機制。要堅持重落實、求實效的原則,把各項考核指標細化、量化,形成細化到點、落實到人的考核評估機制。要實行獎與懲結合、定性與定量同步的考核方法,公開考核方式、過程、結果,激發員工隊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突出加強財務監管。加強財務制度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適合公司發展要求、規范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確保資金運行安全。建立和完善項目成本核算管理體制,強化項目成本分析,提升施工項目的經濟效益。要建立內部審計監督部門,明晰審計職責,完善審計制度,強化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
(四)實施多元經營,促進高質量發展
要穩定施工主業。一定時期內,施工業仍是黃河企業的主營業務。要鞏固水利施工主業,發揮分公司技術、市場優勢,逐步走專業施工道路,建立總包強、專業精、主業突出的施工企業架構。要加強對企業發展戰略、管理模式的研究,積極探索適合黃河施工企業生存發展的新路子。要推行在建項目效益管理辦法,提高施工項目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抓住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發揮黃河施工企業的優勢,堅持“慎重投入、注重產出、側重發展”的方針,積極參與地方涉河項目的開發建設,采取參股、控股等靈活方式,在浮橋、供水項目方面做文章,不斷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多條腿走路。
引導支持分公司立足地域優勢,轉變經營思想,打開新的市場。以謀事、謀變、謀效益的經營理念,鼓勵支持分公司揚長避短、創新發展,不斷拓展經營領域,開拓經營范圍,提高競爭力。
(五)注重企業文化建設,聚力高質量發展
推進基層民主管理。要完善職代會工作制度,按期召開職代會,把代表提案征集、解答、落實作為重點,抓好督查督辦,做到有始有終,事事講清楚、件件有著落。要暢通企務公開渠道,推進民主議事、民主懇談常態化,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及時公開,讓員工知情、議事,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連心橋”。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完善員工成長晉升平臺,提升中層管理隊伍的執行力;引導鼓勵員工通過考試取得建造師等執業資格,積極引進工程、財務等高層次專業人才,內部挖潛、外部引進并舉,建立一支素質高、戰斗力強的員工隊伍。積極探索適合企業特點的分配制度改革,重點推行崗位績效工資,逐步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靈活高效的分配激勵機制。
推進幸福單位建設。要關注一線,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及時了解掌握困難員工動態,對因突發變故致困員工進行及時幫扶救助;定期開展一線員工走訪慰問,加大對長期駐工地員工工作、家庭的關心走訪,提升員工幸福感。要適時開展文體活動,組織開展拓展訓練、冬運會、各類小型健身比賽、籃球比賽等,同時組織讀書心得、演講比賽等活動,加強書香熏陶,身心娛樂并重,提升向心力。(閆志平)